-
硅谷银行危机蔓延,瑞士银行还安全吗?
硅谷银行危机蔓延,瑞士银行还安全吗? 导语: 近期美国硅谷银行(SVB)和签名银行(Signature Bank)的相继关闭引发全球银行危机,以及各项经济数据下滑过快,美联储陷入保通涨还是要稳定的两难处境。受此风波以及多重因素影响,瑞士信贷银行(CS)股价严重下跌,触发瑞士监管机构紧急救助行动。当地时间3月19日,瑞士监管当局成功促成了瑞银集团(UBS)快速完成并购瑞士信贷,从而消除了又一全球银行重大系统性风险。本文将从此次危机事件中,比较分析美联储和瑞士金融市场监督管理局(FINMA)对于银行系统性风险监管和控制上的不同做法和结果。 3月初,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国会听证时还在表示会更快加息,其后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相继破产,引发银行系统危机,迫使美联储紧急转向,不得不继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监管部门托底SVB并未缓解其区域性银行危机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美国第一共和银行(FRC)等存款加速外流,股价继续大幅暴跌。摩根大通JPM等大行和巴菲特也加入救市行列,市场尚未完全稳定。 受美国银行危机影响,欧洲银行股暴跌而欧洲百年银行瑞士信贷银行大股东表态不会继续注资,导致其股价3月15日盘中一度暴跌约30%,至历史新低。整个周末全球资本市场都在屏息关注瑞士信贷的最后命运。 在瑞士监管当局的努力撮合下,经过周末紧锣密鼓的艰苦谈判,最终瑞银集团通过换股形式收购瑞信,总估值为30亿瑞士法郎。从而避免了又一家全球银行的倒闭,消除了系统性风险。 瑞信有多重要? 瑞信作为与摩根士丹利、富国银行同一级别的顶尖银行,是全球第五大财团,瑞士第二大银行,也是全球最大规模的财富管理公司之一。更重要的是,根据雷曼兄弟倒闭后制定的国际银行规则,瑞信是全球30家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大型银行之一,这些银行的倒闭将对全球金融体系造成严重影响。 截至2021年底,瑞信拥有5万多名员工,管理着大约1.6万亿瑞士法郎的资产规模。瑞信在全球约50个国家拥有150多个办事处,是众多企业家、富人和超级富豪个人和公司的私人银行。在2020年,瑞士的银行业总计资产规模约占瑞士GDP的500%,约为美国银行业资产规模的五倍,大约70%资产负债表集中在国外市场,因此,若瑞士信贷宣告破产,其外溢效应无疑非常巨大。 瑞士央行火速驰援瑞信,安抚投资者 恐慌情绪造成瑞信股价暴跌后,瑞信在3月16日发布公告称,将向瑞士央行借贷至多540亿美元以提振流动性和投资者信心,还表示该行将回购近30亿美元的债券。瑞信还宣布另外一项现金要约,涉及4种欧元计价高级债券,总代价不超过5亿欧元。同时,瑞士央行与瑞士金融市场监管机构(FINMA)共同宣布,将在需要时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 3月19日,瑞士央行表示,根据瑞士联邦委员会的紧急法令,瑞士信贷和瑞银可在破产时获得总额高达1,000亿瑞郎的具有特权债权人地位的流动性援助贷款。此外,瑞士央行可以向瑞士信贷提供高达1,000亿瑞郎的流动性援助贷款,并提供联邦违约担保。这两家银行都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瑞士央行的现有工具,根据“货币政策工具指南”从瑞士央行获得流动性。 瑞士央行称,大量流动性的提供将确保两家银行都能获得必要的流动性。通过提供大量流动性援助,瑞士央行正在履行其为金融体系稳定作出贡献的使命,并将继续为此与瑞士联邦政府和FINMA密切合作。 瑞信暴雷与此前硅谷银行事件有何异同? 美国硅谷银行倒闭的根源在于,疫情三年间,美国国会两党、政府、民众达成一致意见,采取超大规模财政金融刺激措施,塑造不会产生通胀的神话。而硅谷银行受惠于疫情期间的科技热潮,近年吸纳了数十亿存款,并将大部分资金投资于美国政府长期债券。当时市场利率接近零,即使美国政府长期债券只支付数个百分点利息,银行仍有利可图。但到了2022年趋势逆转,通胀高企,美联储激进加息,利率在过去一年间上调至4.75厘。较高的借贷成本削弱了科技股势头,仰赖科技业的硅谷银行也受影响。与此同时,加息环境下债券票面收益率增加,回报率下降,让持有大量长期美债的硅谷银行亏损惨重。刺激太大,加息太快,一些中小银行倒下是必然的。 硅谷银行破产的第二个原因是美国监管机构对新银行业务模式的监管不严。美国经历次贷危机后,于2010年立法强化金融监管,要求资产规模超过500亿美元的银行接受更严格的监管,包括美联储主导的压力测试。但在硅谷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游说下,美国前总统特朗普2018年签署法案,提高监管门坎至2,500亿美元,并减少压力测试的频率,导致监管机构未能及时发现硅谷银行资产错配的隐患。 与之相比,瑞信银行在08年金融危机后在新的监管法则下被认定为系统性重要的银行,因此一直以来是在强监管的环境下运作。根据瑞士金融市场监督管理局(FINMA)的要求,所有银行要保持资本和流动性缓冲,必须达到或超过“巴塞尔协议”标准的最低要求。此外,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银行必须满足更高资本和流动性要求,这样才能够吸收重大危机和冲击的负面影响。 在此背景下,FINMA确认瑞士信贷满足适用于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更高资本和流动性要求。同时,瑞士国家银行和瑞士金融市场监督管理局就市场不确定性发表联合声明表示,美国某些银行的问题不会对瑞士金融市场构成直接蔓延风险。 由此带来不同的结果:瑞信的实业资产并不坏,政府干预后马上会有新的投资资金涌入让它起死回生;而硅谷银行是金融资产坏死,找不到愿意投资的买家。这两者所面临流动性风险冲击下的底层逻辑是完全不一样的。 挤兑风暴持续,避险需求旺盛 近期美国Silvergate、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等三家银行相继宣布倒闭,官员和经济学家担心,这波银行爆雷恐持续曼延,让一家银行的倒闭演变成全面银行危机。危机背后暴露了美国金融系统的一系列漏洞,包括监管不力、激进加息等。担忧加剧导致资本市场投资者和企业避险情绪升温,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来规避系统性风险所带来的经济崩溃。 在此背景下,市场上几乎所有的美元基金和双币基金的财务部门都陆续被告知要做同一件事——尝试将SVB账户上的资金转移到其他更安全的大银行。据两家美元基金的GP透露,为了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从去年他们就做出了资金管理上的调整,包括但不限于将资金转至瑞士的银行。 瑞士作为全球最大离岸金融中心的优势凸显 1. 瑞士法郎为世界避险货币 作为永久中立国,货币汇率不受欧盟经济及欧元走势影响;独立货币政策+中立政治体制+置顶全球的银行保密制度,让瑞士法郎成为世界公认的几大避险货币之一。 2. 瑞士通胀远低于欧美水平 瑞士保持长期的低通胀环境。2022年瑞士央行政策利率从0.5%升至1%,利率水平为2008年10月以来最高,通胀目标维持在0 - 2%之间,显著低于其他欧美央行。去年,瑞士的通货膨胀率为2.8%,而德国的年度通胀率达到了7.9%,为70余年来的最高水平;美国也高达7.5%。 3. 加入共同申报准则(CRS),对保密法的影响 即使在CRS全球适用的前提下,瑞士以银行保密法为根基所构建的森严保密体系,可以确保客户账户信息得以保持不被泄露,除非被怀疑有违法行为或者因其它原因被法院命令进行账户数据交换,从而给予了全球富豪较大的税务筹划空间。 4. 瑞士账户的安全保障 瑞士永久中立国的国家属性,以及瑞士透明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确定性,让瑞士毫无争议地成为全球最安全的金融资产安置地之一。全球许多国家的高净值家族、金融机构以及政府官员等均在瑞士安置资产。 5. 瑞士账户资金受到FINMA监管 瑞士金融市场监督管理局(FINMA)是目前与美国CFTC/NFA、英国FCA、日本FSA和香港SFC等一类监管齐肩的金融监管机构。其总部位于首都伯尔尼,是专门负责金融服务行业监管的政府机构。它的监管范围包含银行、证卷易所、保险公司、各类金融中介、证卷交易商(其中包括外汇交易商)。作为政府机构,FINMA直接受命于瑞士议会;在机构上、功能上、财务上独立于瑞士的中央银行与财政部。 虽然因为瑞士FINMA严格的货币投资监管提高了该行业在瑞士的门槛,但也使行业能够更加健康的发展。客户资金由FINMA和交易商的第三方监管银行共同监管,客户的账户资金将按瑞士银行的保险标准得到瑞士政府一定的保障,这也是瑞士货币监管中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最大特点。纵使银行破产,每个储蓄账户均享受最高10万瑞郎(约合人民币64万元)的保险赔偿;而证券期货类资产则是账户里有多少赔多少。 结语: 在市场尚未完全稳定之前,投资者避险需求旺盛,迫切寻求具备完善制度环境、业务环境和人才环境甚至开放环境的资金避风港,避免高杠杆同质化投资所造成的流动性风险。得益于严格的监管体制、健全的银行体系和先进的资产管理水平,瑞士在世界银行业与保险业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是全球最安全的财富管理目的地。 本文转载自瑞士雷梭勒家族办公室,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Sooswiss为您提供 瑞士方向私人管家式的定制服务: 1)家族传承 2)财富管理 3)投资咨询 4)企业服务 5)居留计划 6)国际教育 更多资讯请登录网站 www.sooswiss.com
-
瑞银与瑞信达成合并协议
瑞银与瑞信达成合并协议 导语: 3月19日,瑞士银行集团(瑞银)与遭受股价冲击的瑞士信贷银行(瑞信)达成了合并协议,瑞银将接管瑞信,以确保瑞士金融稳定,保护瑞士经济。本文由雷梭勒家族办公室根据最新的媒体报导整理。 在瑞士联邦财政部、瑞士国家银行(SNB)和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的支持下,瑞信和瑞银已于2023年3月19日星期日达成了合并协议。此项合并交易结束后,瑞银将成为续存实体。根据合并协议的条款,瑞信的所有股东将以22.48股瑞信股份换取1股瑞银股份。在合并完成之前,瑞信将继续按正常程序开展业务,并与瑞银合作落实其重组措施。瑞士国家银行将向瑞信提供大量额外流动性援助。根据瑞士联邦委员会正在发布的紧急法令,合并可以在不经股东批准的情况下实施。合并的完成仍然受制于常规的成交条件。 资料来源: https://www.credit-suisse.com/about-us-news/en/articles/media-releases/credit-suisse-and-ubs-to-merge-202303.html 通过瑞银接管瑞信,我们已经找到一种解决方案,以确保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的金融稳定并保护瑞士经济。这两家银行都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瑞士国家银行的现有便利工具,根据 “货币政策工具准则 ”从瑞士国家银行获得流动性。此外,根据联邦委员会的紧急法令,瑞信和瑞银可以在破产时获得具有特权债权人地位的流动性援助贷款,总金额高达1,000亿瑞郎。再进一步根据联邦委员会的紧急法令,瑞士国家银行可以向瑞信提供高达1,000亿瑞郎的流动性援助贷款,并提供联邦违约担保。 资料来源: https://www.snb.ch/en/mmr/reference/pre_20230319/source/pre_20230319.en.pdf 这一举措将为收购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在此基础上,两家银行可以不受任何限制或中断地继续开展所有业务活动。银行的账户、安全账户和其他服务(柜台、自动取款机、电子银行、借记卡和信用卡)也将同样保持正常使用状态,从而确保了储户利益得到保护。 资料来源: https://www.finma.ch/en/news/2023/03/20230319-mm-cs-ubs/ 雷梭勒家族办公室将一如既往地全力为客户提供更多信息。 如需了解更多详情,请查看: https://www.credit-suisse.com/about-us-news/en/articles/media-releases/credit-suisse-and-ubs-to-merge-202303.html https://www.snb.ch/en/mmr/reference/pre_20230319/source/pre_20230319.en.pdf https://www.finma.ch/en/news/2023/03/20230319-mm-cs-ubs/ Original English Text UBS takes over Credit Suisse Credit Suisse and UBS have entered into a merger agreement on Sunday March 19th 2023 following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Swiss Federal Department of Finance, the Swiss National Bank (SNB) and the Swiss Financial Market Supervisory Authority FINMA (FINMA). UBS will be the surviving entity upon closing of the merger transaction. Under the terms of the merger agreement all shareholders of Credit Suisse will receive 1 share in UBS for 22.48 shares in Credit Suisse. Until consummation of the merger, Credit Suisse will continue to conduct its business in the ordinary course and implement its restructuring measures in collaboration with UBS. The SNB will grant Credit Suisse access to facilities that provide substantial additional liquidity. Pursuant to the emergency ordinance which is being issued by the Swiss Federal Council, the merger can be implemented without approval of the shareholders. The consummation of the merger remains subject to customary closing conditions. Source: https://www.credit-suisse.com/about-us-news/en/articles/media-releases/credit-suisse-and-ubs-to-merge-202303.html With the takeover of Credit Suisse by UBS, a solution has been found to secure financial stability and protect the Swiss economy in this exceptional situation. Both banks have unrestricted access to the SNB’s existing facilities, through which they can obtain liquidity from the SNB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uidelines on monetary policy instruments’. In addition, and based on the Federal Council’s Emergency Ordinance, Credit Suisse and UBS can obtain a liquidity assistance loan with privileged creditor status in bankruptcy for a total amount of up to CHF 100 billion. Furthermore, and based on the Federal Council’s Emergency Ordinance, the SNB can grant Credit Suisse a liquidity assistance loan of up to CHF 100 billion backed by a federal default guarantee. Source: https://www.snb.ch/en/mmr/reference/pre_20230319/source/pre_20230319.en.pdf This will provide sufficient liquidity to carry out the takeover. On this basis, it will be possible to continue all the business activities of the banks with no restrictions or interruptions. This will ensure protection for depositors as accounts, security accounts and other services (counters, ATMs, e-banking, debit and credit cards) will likewise remain accessible as usual. Source: https://www.finma.ch/en/news/2023/03/20230319-mm-cs-ubs/ La Soleille Family Office remains at full disposal of its clients for more information. For more details, please check: https://www.credit-suisse.com/about-us-news/en/articles/media-releases/credit-suisse-and-ubs-to-merge-202303.html https://www.snb.ch/en/mmr/reference/pre_20230319/source/pre_20230319.en.pdf https://www.finma.ch/en/news/2023/03/20230319-mm-cs-ubs/ 本文转载自瑞士雷梭勒家族办公室,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Sooswiss为您提供 瑞士方向私人管家式的定制服务: 1)家族传承 2)财富管理 3)投资咨询 4)企业服务 5)居留计划 6)国际教育 更多资讯请登录网站 www.sooswiss.com
-
瑞士博浩特银行(Bonhote bank):经济趋势可能在2023年中发生转变
瑞士博浩特银行(Bonhôte bank):经济趋势可能在2023年中发生转变 本文内容由雷梭勒家族办公室根据Banque Bonhôte英语文章翻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更多信息可以访问银行官网:https://www.bonhote.ch/en/ 疫情的减退,给全球经济解除了桎梏,商品和服务需求因此得以复苏,而通胀已然高启。 长期的停滞已经扰乱了多个经济领域,造成了严重的物流障碍和瓶颈。更糟糕的是,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突然发生军事冲突,让天然气和石油价格飙升,引发了整个欧洲的能源危机。 为遏制失控的通胀,各国央行转而采用限制性货币政策,稳步提高利率,从而为全球经济增长踩下了刹车。根据央行的风险理念,过度紧缩总比让通胀任意发展的危险要小。目前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这预示着在未来几个季度,欧洲和美国面临经济衰退的风险加剧。 限制性货币政策的影响在实体经济中体现出来需要时间。美国就业市场强劲,失业率为3.7%,是50年来的最低水平,而最近的工资增长则继续刺激着消费支出。平均每个求职者有两个职位空缺,因此员工仍有强大的议价力。但现在,面对迫在眉睫的经济衰退,一些公司开始宣布裁员了。 欧元区去年11月的通胀率为10%,政府有可能继续通过财政援助和价格上限管制(price caps)保护家庭和公司免受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这些措施对于维持社会凝聚力是必要的,但会阻止通胀率回落到目标水平,并迫使央行更加收紧。 基准利率和通胀率资料来源:彭博(Bloomberg) 瑞士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其通胀率尚未超过3%。这要归功于瑞郎的坚挺压制了输入型通胀(译者注:imported inflation,指由于国外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导致国内物价持续上涨的现象)。问题是,几近饱和的劳动力市场(失业率仅为2%)抑制了工资水平,从而让瑞士国家银行(SNB)不得不提高其基准利率。我们预计瑞士利率将在2023年中达到1.75%-2.0%的峰值。 经济展望 能源和食品价格终将会在未来12个月内稳定下来甚至下降,从而有利于通胀率在2024年底或2025年初回落到各国央行的目标值。 目前,各国央行仍然不为所动。未来几个月政策的持续收紧,可能会让利率在2023年中达到峰值。预计美国和欧洲的终端利率(译者注:terminal rate, 指升息周期的最终利率)将分别高于5%和3%。全球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但这需要通胀率下降幅度大于目前的预期值才能实现。 因此,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仅为2%左右,这将给企业未来利润带来不利影响。 那些迄今受益于家庭高储蓄率和低借贷成本的企业都能够保持其利润水平。 如果明年(译者注:原文为next year,指2023年)真的发生经济衰退,则很可能预示着价格下跌的开始,从而导致货币政策的改变。我们预计到明年(译者注:指2023年)下半年,通胀率一旦下降到4%以下,美联储就会转变策略。 一旦投资者认为自己确定了这一转折点,就可能引起股市和债市止跌回升。 政府债券或投资级公司债券等固定收益投资的魅力重现,这样的收益率在一年前我们是完全想不到的。 Original English Text Potential change of course in mid-2023 The shackles were removed from the global economy once the pandemic abated, sparking a brisk recovery in demand for goods and services that has sent inflation soaring. The prolonged period of inactivity has disrupted several economic sectors, causing serious logistical glitches and bottlenecks – particularly in China, where restrictions have been left in place for longer. Making matters worse, the sudden military conflict between Ukraine and Russia has triggered an energy crisis across Europe as gas and oil prices have surged. To curb the runaway inflation, central banks have switched to restrictive monetary policies by steadily raising interest rates, thus applying the brakes to global economic growth. According to central banks’ risk philosophy, excessive tightening is always less perilous than letting inflation run out of control. Short-term rates are now higher than their long-term counterpart, signalling a heightened risk of recession within Europe and the US in the quarters ahead. The effects of restrictive monetary policies are taking time to materialise in the real economy. In the US, the job market is robust. At 3.7%, the unemployment rate is the lowest in 50 years, and recent wage increases continue to fuel consumer spending. Employees still have strong bargaining power, considering that there are two vacancies for every job seeker. But now companies are starting to announce job cuts in the face of the looming economic downturn. In the Eurozone, where inflation was 10% in November, governments are likely to continue shielding households and companies from energy price rises through fiscal help and price caps. Such measures are necessary to maintain social cohesion, but this is preventing inflation from ebbing to target levels and forcing central banks to tighten more than they would otherwise. The context is quite different in Switzerland, where inflation has not risen above 3%. This is thanks to the strength of the Swiss franc, which is keeping a lid on imported inflation. The problem is that the tight labour market – with unemployment at only 2% – is putting pressure on wages, which is forcing the SNB to raise its benchmark rate. We expect the Swiss rate to peak at 1.75-2.0% in mid-2023. Economic outlook Energy and food prices should eventually stabilise or even subside in the next 12 months, helping to bring inflation back into line with central banks’ targets by the end of 2024 or early 2025. Central banks remain undaunted, for now. The continued tightening in policy over the coming months is likely to produce a peak around mid-2023. Terminal rates are expected somewhere upwards of 5% and 3% in the US and Europe, respectively. A soft landing for the global economy is still a possibility, but this would require a sharper decline in inflation than is currently anticipated. Global economic growth is therefore expected around a paltry 2% in 2023, which will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companies’ profit forecasts. Those companies so far benefiting from high household savings and low borrowing costs have been able to shield their margins. The onset of recession – if this does occur next year – would probably signal the start of a price decline, leading to changes in monetary policy. We expect the Fed to pivot in the second half of next year, once inflation has started falling below 4%. A rally could be sparked in both equity and bond markets once investors think they have identified that specific turning point. Fixed-income investments such as government bonds or investment-grade corporate bonds have once again become attractive, exhibiting yields we would not have even dreamed of a year ago. Benchmark and inflation ratesSource: Bloomberg For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Bonhôte bank: https://www.bonhote.ch/en/ 本文转载自瑞士雷梭勒家族办公室,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Sooswiss为您提供 瑞士方向私人管家式的定制服务: 1)家族传承 2)财富管理 3)投资咨询 4)企业服务 5)居留计划 6)国际教育 更多资讯请登录网站 www.sooswiss.com
-
“黄金签证”或关停,投资移民新选择
“黄金签证”或关停,投资移民新选择 导语: 针对非欧盟公民的“黄金签证”项目自颁发以来,特别受中国投资人、企业家的欢迎。但在最近两周,爱尔兰和葡萄牙相继宣布终止其“黄金签证”项目,随后希腊也表示将提高签证门槛。面对欧洲各国“黄金签证”项目的逐步紧缩,希望办理第二身份、规划海外资产的中国公民又该何去何从呢?本篇文章将为您进行详细解析。 欧洲多国叫停“黄金签证”项目 2023年2月14日,爱尔兰司法部突然发表声明,宣布关闭针对非欧盟公民的“黄金签证”项目,自2月15日起将不再接受此类签证申请。这也就意味着,投资移民爱尔兰之路被彻底关闭! 紧跟爱尔兰的步伐,葡萄牙总理安东尼奥·科斯塔(António Costa)于2月16日也宣布,葡萄牙政府即将停止发放新的“黄金签证”。过渡期及停止日期将会在3月16日正式公布。 这一消息的公布并不是毫无预兆的。早在2022年11月,葡萄牙总理就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下正重新评估一些计划,其中之一就是黄金签证,它可能已经履行了其应有的职责,并完成了历史使命,因此目前不再有理由继续维持。 短短两天之内,欧盟就已决定关停两个移民项目。 其实不仅仅是爱尔兰和葡萄牙,欧洲多国都已显露出相同的迹象——黄金签证项目即将变天! 此前,在2022年2月17日,英国政府就已宣布关闭了其“黄金签证”项目(即投资移民Tier 1 investor签证)。 而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发酵,欧盟多个成员国都已针对俄罗斯公民开始限制“黄金签证”。西班牙首先取消了对俄罗斯国民居留签证的发放,随后,葡萄牙、马耳他和希腊等国也纷纷表示要“限制公民身份的出售”,以防止“与俄罗斯政府有联系的俄罗斯富人成为我们国家的公民,并进入我们的金融系统。” 另外,欧盟委员会也开始呼吁其成员国逐步取消所有不符合欧盟法律要求的“黄金签证计划”。 而根据最新计划,欧盟很有可能在2025年左右全面取消“黄金签证”项目! 何为“黄金签证”? 所谓“黄金签证”是部分欧盟国家为非欧盟公民提供的一些长期签证类型的统称,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投资移民的渠道。非欧盟公民可以通过在当地投资房地产、开办企业或进行资本投资等方式获得该国的“黄金签证”及长期居留许可。 通过办理“黄金签证”,投资者和家人即可成为该国的合法居民,享有在当地自由居住、生活的权利,还可享受欧洲卓越的医疗、养老福利,其子女则可享受当地优质的教育资源,更有利于他们今后进入世界名校。此外,申请者还可获得在整个欧盟地区自由旅行的权利。 在欧盟范围内,爱尔兰、葡萄牙、希腊、西班牙等均设有此类签证项目。 “黄金签证”时代落幕,中国公民最受影响 有数据显示,在来欧洲移民投资的群体中,中国公民比例最为突出。 以爱尔兰为例,爱尔兰政府自2012年推出了投资移民计划(IIP),要求申请者需拥有至少200万欧元的个人财富,在爱尔兰至少投资100万欧元,且为期至少三年,或50万欧元作为捐赠基金的一部分(或40万欧元作为联合捐赠基金的一部分)。根据政府数据,该计划自启动以来已批准了约12.5亿欧元的投资。 在该计划中,来自中国的申请人占大多数。据统计,爱尔兰投资移民计划自启动以来,截止到2022年11月,共有1,613位主申请人通过了黄金签证申请,其中中国家庭的申请数量为1,151份,占比高达94%。 同样,葡萄牙“黄金签证”项目自实施以来,也深受中国高净值投资者欢迎。根据葡萄牙移民局最新数据,自2012年该项目启动以来,截止到2022年12月,共有11,628份申请获得批准,其中有5,258份都是来自中国,占总通过量的一半以上,历史总量排名第一。 投资移民新选择:瑞士居留计划 可以说,随着欧盟各国相关政策的逐步收紧,“黄金签证”时代或将落幕,作为申请主力军的中国人必将受到最大影响,那么他们又将何去何从呢? 众所周知,瑞士是非移民国家,没有移民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外国居民就没有机会入籍瑞士。 所谓瑞士居留计划,就是瑞士移民,居留名额将根据各州人口每年按照额度发放,数量十分有限,且异常稀缺。瑞士的长期居留是取得该国籍的唯一路径。 相较于其他国家,瑞士居留有着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1. 资产和人身安全 身份规划的目的首先是资产安全。 瑞士是世界公认的永久中立国,这一身份从根本保证了瑞士免受战火的侵袭,极大程度上维护了国家和社会的安全安定,也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得瑞士成为了全球最富裕、社会最安定、经济最发达和拥有最高生活水准的国家之一。 同时,瑞士也是世界上对私人财产保护力度最大的国家之一。私人财富神圣不可侵犯,已被写进瑞士宪法。放眼全世界,把资产放到瑞士才能更好地实现资产的终极安全,子孙传承也能更有保障。 2. 福利优渥的品质生活 瑞士拥有全球顶级的教育资源。持有瑞士居留证,可在瑞士就读免费的公立学校,之后无须入学考试,就有机会申请就读瑞士所有公立大学;同时持有瑞士居留证也更有利于对接世界各大院校。8~18岁的孩子,在瑞士居住一年算两年,居住满5年就可申请永居,获得永居后即可申请国籍。 除教育资源外,瑞士还拥有全球最高品质的医疗福利。持有瑞士居留身份,成人每年只需缴纳7000瑞郎的医疗保险,最多每年承担3300瑞郎的医疗费(不含口腔科),其他所有的医疗费用由保险公司和政府拨款全额报销,不限制疾病种类和药品类别,并且自由选择主治医师并入住私立医院单间病房治疗,享瑞士最好的医疗体系和福利。 3. 欧洲最低税负 瑞士是一个低税率国家,企业税负很低。瑞士联邦宪法保护经济自由,非常允许和鼓励任何人(包括外国公民)在瑞士开展业务成立公司,为该地区的经济带来收益。 瑞士是欧洲综合税负最低的国家,普通企业所得税平均在13%左右,增值税7.7%。此外,还有其它税务优惠政策,比如瑞士控股公司对消极收入无所得税等。正因如此,众多国际跨国企业都选择把欧洲总部设立在瑞士。 瑞士也是全球最大的离岸财富中心。瑞士融资成本低,银行贷款利率最低可到1%,而且融资形式非常多样、便捷。持有瑞士居留证,可在瑞士购买住宅类房产,通过在银行贷款做稳健投资来撬动更多的资产,实现投资置业的最优化。 如需了解更多有关瑞士居留证的信息,欢迎随时通过邮箱info@lasoleille.com或电话400-006-7726与我们的客户经理联系。 本文转载自瑞士雷梭勒家族办公室,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Sooswiss为您提供 瑞士方向私人管家式的定制服务: 1)家族传承 2)财富管理 3)投资咨询 4)企业服务 5)居留计划 6)国际教育 更多资讯请登录网站 www.sooswi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