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承宝典 单一家族办公室与多家族办公室(下)
传承宝典|单一家族办公室与多家族办公室(下)
-
摩纳哥老亲王与瑞士的情缘——Swiss DNA
摩纳哥老亲王与瑞士的情缘 引言: 摩纳哥公国是举世闻名的袖珍小国,是位于法国和意大利之间的地中海明珠。在历史上,对摩纳哥最具建树、一手将其缔造成“富人天堂”的老亲王:雷尼尔三世,早年曾经留学瑞士,他在学业上融会贯通了英伦、欧洲、北美的智识精华;在身心上健全了应对大自然挑战的强者勇气;而在文化和情感上也包容入了国际化视野……老亲王传奇的一生,同欧洲的心脏——瑞士,更有着独特的情缘!我们将会为您解读、并连载全球知名皇室、政要们与瑞士的互动与关联(Swiss DNA系列)。雷尼尔三世(全名:Rainier Louis HenriMaxence Bertrand Grimaldi,1923年5月31日~2005年4月6日)统治了摩纳哥公国近56年,使他成为欧洲历史上延续最长的统治君主之一。虽然他因与“冰山美人”美国女演员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的婚姻而闻名于世,但他还改革摩纳哥宪法,并将公国的经济扩展到其传统的赌博业之外。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人口仅3万的摩纳哥公国; 而当雷尼尔1949年登基时,它一度占到了95%以上。 早期生活: 雷尼尔的早期教育集中在英格兰,就读于苏塞克斯郡的 St Leonards-on-Sea镇的著名公立学校Summerfields,而后转至白金汉郡斯托镇。继英格兰之后,雷尼尔于1939年入读了瑞士罗尔格施塔德地区的萝实学院,之后他留在法国的蒙彼利埃大学,并于1943年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最终,雷尼尔进入了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深造。1944年,在他21岁生日那天,雷尼尔的母亲放弃了对摩纳哥王位的权利,雷尼尔成为路易亲王的直接继承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雷尼尔于1944年9月加入了自由法国军队,并在蒙萨贝尔将军(Monsabert)的统帅下担任少尉。对德占阿尔萨斯地区的反攻中他参与了该行动,胜利后被授予了法国战争十字勋章(Croixde Guerre)的青铜星(旅级),并于1947年获得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军衔。退役之后,他被法国政府晋升为上尉,于1954年12月荣膺上校。1949年5月9日,雷尼尔在路易二世去世后成为摩纳哥的君主。 治国: 在登上王位之后,雷尼尔孜孜不倦地努力恢复摩纳哥的光彩,这种光彩因疏忽(尤其是财政方面)和丑闻(他的母亲夏洛特公主找了一位名叫Renéthe Cane的著名珠宝小偷作为她的情人)而变得黯然失色。根据许多日后的讣告,亲王登基时,当时的国库其实空空如也。这个小国家的传统是为赌客服务,主要面向欧洲贵族,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普遍发现自己的资金减少了。而其他地区的赌博中心相继开放并与摩纳哥开展竞争,其中许多已获成功。 为了弥补这种收入损失,雷尼尔决定将摩纳哥打造为一个避税天堂、商业中心,房地产开发新机会和国际旅游景点。在他执政的早年,目睹希腊航运大亨亚里士多德-奥纳西斯(Aristotle Onassis)的过度参与,后者控制了Société des Bains deMer(SBM)并将摩纳哥仅仅视为赌场。雷尼尔亲王于1964年重新控制了SBM,有效地确保了他对摩纳哥的愿景得以实施。此外,拥有大量摩纳哥财富的另两家私人银行,于1955年在对一家媒体公司的投资中破产,导致摩纳哥内阁的辞职。 在亲王的掌治下,豪华的蒙特卡洛赌场让富豪们甘愿一掷千金;当地银行的信誉和保密措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大量资金(编者按:其架构设计和管理人才,大量借鉴了瑞士的成熟金融体系,离不开雷尼尔亲王对于瑞士的独到了解和人脉资源,这一切的基础皆源于他的瑞士留学生涯);而琳琅满目的免税店也吸引了不少有钱人来购物。另外,雷尼尔还通过填海造地使摩纳哥的领土扩大了20%;浮动的防浪堤使其港口吞吐量增加了三分之一,豪华游轮得以停靠码头。高楼大厦在山腰拔地而起;而地下的空间则被开辟出来停放法拉利等名贵跑车。半个多世纪以来,雷尼尔亲手建设了现代化的摩纳哥,他的子民一直亲切地称他为“建设亲王”。 作为受人崇敬的领袖,雷尼尔还负责了修订1962年公国的新宪法,它显著地降低了君主的权力。(他在1959年暂停了之前的宪法,称它“阻碍了国家的行政和政治生活。”)这些变化结束了专制统治,赋予了亲王和全国委员会十八位当选成员的权力。在他去世时,他是世界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国家元首(独立国家),排名仅次于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年轻时同样留学瑞士多年,参见本公众号的连载文章)。 婚姻和家庭: 曾有人赞誉雷尼尔的这段爱情是20世纪最动人的爱情。1955年,格蕾丝·凯莉在参加法国戛纳电影节期间与雷尼尔三世相识,雷尼尔三世对漂亮高贵的凯莉一见倾心。同年12月,亲王专程飞赴美国,向这位奥斯卡奖得主求婚。1956年1月,亲王正式公开了他们订婚的消息,3个月后,这对美妙爱情的主角举行了豪华盛大的婚礼。当时,这场婚礼吸引了全球媒体的关注,1000多名世界各地的记者来到现场采访、报道这一盛况。婚后,他们共同的孕育的孩子是: 卡罗琳公主,1957年1月23日出生,现为汉诺威公主; 1958年3月14日出生的摩纳哥王子阿尔贝二世,他如今已继承了摩纳哥王位; 公主斯蒂凡纳,1965年2月1日出生。 1979年,雷尼尔亲王与他的妻子格蕾丝一起在摩纳哥制作了一部名为“重新排列(Rearranged)”的33分钟独立电影。根据联合主演爱德华·米克斯(Edward Meeks)的说法,格蕾丝王妃在1982年于纽约举行的首映式上,将其展示给美国ABC电视台高管,他们表示很感兴趣通过补拍额外的场景,以使影片延长至一小时。然而,格雷斯在1982年因中风引发的车祸中丧生,因此不可能将这部电影扩展为美国版。格蕾丝去世后,雷尼尔拒绝再婚,并在他的小小公国为这个他深爱的女人建筑了无数纪念物,因此凯利的形象至今在摩纳哥仍然鲜活。蒙特卡洛赌场外的海岸边是格雷斯公主大道;帆船星星点点的港口边是格雷斯公主图书馆。 在摩纳哥,那些上了年纪的人们时常柔情地回忆起格雷斯公主带着她的孩子们在海边骑自行车,向过路人挥手致意“早安”的情景。“格雷斯公主还在这里。我无法解释这一切。”40岁的纳塔利·庞瑟纳德说,她在王宫附近的一个护士学校教书,“她拥有魔力、闪耀着温暖、慷慨和人道主义的光芒。”大家也一致认为,雷尼尔这些年来一直保持单身是他恪守对爱的承诺。“他一直没从她的死中恢复过来。这是不能挽回的损失,”雷尼尔传记的法国作家菲利普·德洛姆说,“没有什么能取代她的位置。” 集邮: 雷尼尔于1950年建立了一个邮政博物馆:邮票和钱币博物馆,位于摩纳哥的Fontvieille区,使用了摩纳哥王室阿尔伯特一世和路易二世的收藏品。著名的集邮收藏家俱乐部:Clubde Monte-Carlo de lÉlite de la Filatélie 于1999年在他的赞助下成立; 该俱乐部的总部也设在邮政博物馆,其会员资格仅限于创立者和100位最著名的收藏家。雷尼尔与俱乐部成员一起组织罕见和特殊邮票、信函的展览。在他的统治期间,雷尼尔调查了摩纳哥邮票创作的所有过程。他喜欢用凹版印刷的印章,以及雕刻家HenriCheffer 和CzesławSłania 的艺术作品。 患病与过世: 雷尼尔亲王每天吸60支烟。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他的健康状况逐渐下降。他于1999年底和2000年接受了手术,并于2002年11月因胸部感染住院(以摩纳哥王妃格丽斯的名字命名该心胸医院)。2004年2月,他因冠状动脉病变和血管受损住院。十月,他再次住院治疗肺部感染。同年11月,艾伯特王子出现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拉里·金现场(Larry King Live),并告诉后者他的父亲很好,尽管他患有支气管炎。2005年3月31日,在与摩纳哥皇家理事会协商后,皇宫宣布,雷尼尔的儿子,世袭王子阿尔伯特将接替他父亲的职责,因为雷尼尔不再能够履行他的王室职责。2005年4月1日,皇宫宣布雷尼尔的医生认为他的康复机会“渺茫”。4月6日,雷尼尔亲王于当地时间上午6点35分在摩纳哥心胸医疗中心去世,享年81岁。他的独生子继承了他,后来成为阿尔贝二世亲王。 他于2005年4月15日葬在他的妻子格蕾丝王妃旁边,在圣母无瑕大教堂,既是摩纳哥以前的王室亲王和他们的几个妻子的安息之地,也是雷尼尔亲王和格蕾丝王妃1656年结婚的地方。但因为他的离世发生在教皇约翰保罗二世辞世之后不久,所以在媒体上未被过度曝光。 该文章为搜瑞士网站原创,部分图片摘引自网络媒体的公开资源,如需转载,敬请注明出处。 Sooswiss为您提供 瑞士方向私人管家式的定制服务: 1)家族传承 2)财富管理 3)瑞士投资 4)居留计划 5)税务优化 6)家族治理 更多资讯请登录网站 www.sooswiss.com
-
瑞士钟表(系列五) 瑞士钟表第二次危机的拯救措施
瑞士钟表(系列五) 瑞士钟表第二次危机的拯救措施 几个世纪以来,瑞士钟表业一直延续着手工业时期的分散状态,钟表制造从来没有高度集中,大多数钟表厂都是中小型企业的,机芯制造厂和整表装配厂各自独立生产,除了少数大品牌外,绝大部分品牌的手表制造厂使用的机芯都是向机芯厂购买的。瑞士几乎没有公司能从头到尾地生产出一只完整手表。这些零落散乱、各自为战的中、小企业在危机中显然缺少抵抗风险的能力。瑞士人意识到,只有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才具有国际竞争力。 一、市场整合 为了改变钟表企业这种零落分散的状况,帮助瑞士钟表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瑞士政府组织了7家银行通过资本运营买下了当时本国最大的手表制造公司-瑞士钟表工业集团(SSIH Société Suisse pour l’Industrie Horlogére SA)和最大手表机芯制造公司-瑞士通用钟表工业股份公司 (ASUAG - Allgemeine Schweizer Uhrenindustrie AG),于1983年成立世界最大的钟表企业--瑞士微电与钟表制造工业有限公司(Swiss Corporation for Microelectronics and Watchmaking Industries Ltd)。1998 年,公司正式更名为斯沃琪集团(Swatch)。“斯沃琪”这个名字常常被误解成“瑞士(Swiss)”和“手表(Watch)”两个词的缩写。经斯沃琪集团的CEO海耶克先生确认,“斯沃琪”最初实际上代表的是“第二只手表(Second Watch)”的英语缩写,意思指的是人们在休闲、娱乐或运动时佩戴的第二块手表。除了斯沃琪,在瑞士还有另外两家类似的钟表公司,劳力士(Rolex)集团和旺多母(Vendôme)集团,它们的世界排名分别是第二和第三。这三家企业目前占据了世界钟表市场78%的份额。经过这种横向和垂直的整合,各大品牌均加强了实力,扩大了规模,建立起自己的生产链,它们重新燃起了瑞士钟表的希望。 二、坚守传统 这时,摆在瑞士人面前的首要问题是:是否应该放弃机械表而去生产石英电子钟表,甚至生产更好的石英表去和日本人抢夺市场?瑞士人给出的答案是:拒绝转型,专注升级,引导潮流。这个答案看似有些矛盾,但瑞士人血液里世代传承的就是这种对传统和专业执着坚守的工匠精神,还有满怀理想的开创精神。他们坚信瑞士民族英雄威廉·泰尔(William Tell)的名言:“最强者是最强有力的孤独者”。瑞士人依旧坚持认为自己的手表的定位应该是机械表,特别是高档的机械自动表,市场竞争靠的是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就如同宝珀(Blancpain)手表所说的那样:“自1735年以来,世界上从来不曾有过一只宝珀石英表,将来为什么要有呢?”但瑞士钟表企业并未墨守成规,它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产品的定位,认为瑞士钟表可以在奢华和工艺上与对手竞争,而不是在走时的精确度上,应该把机械表由单纯的计时工具变为高端奢侈品,成为体现佩戴者品位和身份的象征。 瑞士企业也重新审视自己品牌的定位,重视依靠品牌战略赢得市场,突出品牌文化和特色。欧米茄手表当时有不同等级的样式,高、中、低档共有2000多种,没人能说得清楚它的定位到底是什么。虽然欧米茄品种齐全,涉及到各个细分市场,但公司依旧亏损严重。后来,欧米茄把手表样式减少到130种,并且只生产高档手表,试图再度唤醒顾客对欧米茄手表贵族传统的回忆。2008年,欧米茄销售额10亿美元,盈利达上千万美元。瑞士钟表企业这种逆潮流的思维把瑞士机械表的形象和石英表迅速地区分开来,避免了与后者的恶性竞争。当后来石英表市场陷入低价内斗时,瑞士手表却因此得以安然无恙。与日本钟表企业为压低成本把生产转移到其他新兴国家的做法不同,瑞士机械表公司始终笃信“瑞士制造”。瑞士机械表的“瑞士制造”(Swiss Made)或“日内瓦印记(Geneve Seal)”的原产地标识简直就是手表的“第二品牌”,不但提供了更具有信服力的品质保证,也把瑞士良好的国家形象传递到了手表之上。一块“瑞士制造”的手表除了因为信誉良好更能吸引顾客外,还具有更牢固的价格“防火墙”和更可靠的收藏价值。更加重要的是,有了“瑞士制造”,瑞士一代又一代钟表工匠的智慧和技艺才能薪火相传,这是瑞士钟表业的命脉,是瑞士钟表文化的根基。在坚守传统和品质两大固有内在价值的同时,为了在与电子表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瑞士人不断革新技术,先后推出一系列新的款式,并且把机械表的厚度降到了只有几个毫米。于是,一直以奢侈品形象示人的瑞士手表也开始展现科技含量:1979年的世界最薄手表仅0.98毫米;1982年浪琴公司的高精确度模拟石英表;1992年,宝玑1735系列问世--世界上最复杂的机械表,号称“表王”。这块表具有21种功能,有744个零件,某些零件比一根头发丝还细,一个顶级的钟表师傅一年只能生产一块。通过这种精益求精的创新加高技术“防火墙”,瑞士机械表得以唯我独尊,有效地防止了对手的竞争。 三、引导潮流 在坚守传统的同时,瑞士手表自然没有放弃石英表这个新兴市场,想要在一个行业里长盛不衰,必须要做到创新和沿袭的统一。面对潮流的冲击,瑞士钟表业没有采取完全抵制对抗的策略,而是像大禹治水一样因势利导,尝试去引领潮流,向顾客展示他们可以得到什么,启发顾客,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产品。时势造英雄,斯沃琪集团就扮演了这个“弄潮儿”的特殊角色。成立斯沃琪公司的初衷是为了夺回瑞士钟表由于日本石英手表疯狂扩张而失去的中、低端手表的市场份额。斯沃琪为此采取了以下策略和措施: 调整产品结构,以生产石英电子表为主,缓解市场占有率下降的趋势; 调整生产布局以降低人工成本:在瑞士生产高档手表,把中、低档手表的生产转移到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和地区; 控制生产成本和质量:对生产工艺过程进行简化和标准化,表壳和表带全部在一条自动化生产线上完成。采用一次性注塑生产出来的塑料表壳代替金属表壳,将手表零件从155个减少到51个,因为零件越少就意味着故障率越低; 改变原有的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转为少品种、大批量的模式。 四、文化传播 瑞士钟表业全力打造全球化的营销模式,推广瑞士钟表文化向世界传播,让瑞士钟表成为引领全球奢侈品消费的文化品牌。瑞士每年举办两次大型的国际钟表展览:“巴塞尔世界”(Basel World)是国际最重要的钟表首饰展览会,日内瓦“国际高级钟表沙龙”(SIHH)展示的是瑞士高超的钟表制造艺术。除了传统的展会以外,瑞士钟表业紧跟新科技的发展浪潮,手机APP便是例子之一。一个有关钟表的手机APP 包括了产品的各种信息,比如:历史讲解,产品介绍、功能说明等。这非常有助于顾客随时随地了解其感兴趣的产品。买一块瑞士手表买的就是一种文化上的认同。 五、国际形势 如同自然界一样,市场也有一种自我调节的能力。随着石英电子表的大肆泛滥,世界各地逐渐兴起收藏古董手表的热潮。人们开始懂得去欣赏机械手表的制作工艺、独特的设计和个性化的风格、包括手表体现的文化和历史。全球经济发展,尤其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购买力和旺盛的奢侈品消费需求。瑞士手表,特别是瑞士机械手表,受到了市场广泛的认同和欢迎。而此时的日本经济却因为1985年的广场协议受到了沉重打击,一年之内,日元对美元汇率从248:1狂涨到164:1,日元汇率骤然大幅升值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是灾难性的,从此日本经济开始了“失去的十年”。然而,日本失去的岂止是十年,日本经济不但陷入长期萧条,低迷至今,而且日本也失去了曾经辉煌一时的钟表业。经过这次危机的洗礼,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瑞士手表强势回归。1994年,瑞士终于打破了日本长达十五年的世界第一钟表制造大国的局面,重新夺回了属于自己的王座。机械手表对精度的追求看起来已经变得毫无意义。但是,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充满智慧的机械装置--瑞士钟表,其美学价值却不会随着岁月流逝而消失。人们爱瑞士手表,爱它的精湛技术、卓越工艺、深厚内涵和优雅文化,爱它的时光流转、岁月变迁的感觉。瑞士钟表珍视自己的美,也懂得展示自己的美。瑞士钟表的美是一种永恒之美。 该文章转载自瑞士资讯,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Sooswiss为您提供 瑞士方向私人管家式的定制服务: 1)家族传承 2)财富管理 3)瑞士投资 4)居留计划 5)税务优化 6)家族治理 更多资讯请登录网站 www.sooswiss.com
-
瑞士钟表(系列四) 瑞士钟表的第二次危机
瑞士钟表(系列四) 瑞士钟表的第二次危机 这一次危机与瑞士上一次所遇到的危机不同,这一次危机更加剧烈,给瑞士人留下的教训更加深刻,同时,这一次危机也更加为世人所熟知 -- 瑞士机械手表遭遇亚洲石英电子手表的挑战。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参战各国竭尽全力地拼命研制新式武器,战后这些军事技术很多转为民用,钟表技术同样获益匪浅。瑞士虽然没有参加世界大战,但是经过数百年技术和经验的积淀,瑞士在钟表制造技术上还是领先于其他各国。1955年,瑞士人用电磁摆轮代替机械发条,首先研制成功了摆轮式电子手表。而第一只石英电子表也是于1967年诞生在瑞士纳沙泰尔州。石英表的原理是在石英晶体上通入电流,使其发生晶体振动,然后把振动传递到马达来驱动指针。石英晶振的精确性大大超过了弹簧发条,而且石英表具有良好抗震性的同时,也不容易受到温度等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 遗憾的是,瑞士人虽然发明了石英手表,却没能继续开发这项技术、没有成为这项技术的市场领路人。瑞士钟表企业仍沉醉于当时辉煌业绩,低估了石英科技对钟表业产生的影响,没有预见到石英电子这一新科技的发展前景,认为石英手表虽然不用再手动上弦了,但更换电池也是比较麻烦的--他们没有想到七十年代纽扣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他们也没有预料到,各类家用电器和电脑的普及触发人们对电子科技的关注。此外,钟表公司还担心生产石英表会挤占机械表的市场,影响到公司利润。而且,瑞士人从感情上也割舍不下数百年辛勤积累的制造机械表的技术优势。所以瑞士钟表公司没有果断地对石英表投入研发并将之推向市场,而是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物力,试图一再提高传统机械表的精确度。 在这里,我们要对瑞士的制表匠人表示敬意,他们日夜辛劳,创造出几近完美的机械结构,使得机械表走时每天只有数秒误差。但石英手表可以轻松达到一年之内误差仅数秒,而且价格也比机械手表低得多,几乎想要多低就有多低。在过度追求手表精确度的过程中,瑞士钟表业很快又陷入了新的困境,因为机械表在精度已近极限的情况下,其本身的耐用性变得脆弱,加之高企的制造成本和不稳定的质量,这种机械表实际上难以实现商业化量产。瑞士钟表企业对待石英电子表的消极态度和一系列错误判断几乎毁掉了四百年的瑞士钟表业。与瑞士的消极态度相反,当时钟表制造的蕞尔小国日本却对石英电子技术投入了极大的热忱,将石英电子技术迅速地产业化。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学习精神,他们的确是优秀的学生。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凭借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成功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居然是德国人发明的。德国汽车公司却犯下了当年瑞士人所犯的同样的错误,顽固地绞尽脑汁开发柴油发动机,欲与日本的混合动力汽车抗衡。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更是舍本求末,甚至不惜弄虚作假,结果“排放门”丑闻缠身,如今还在为当年的错误买单。 二战结束后,欧洲和美国的制造业和电子产业开始向亚洲国家,主要是日本转移。日本经济和工业得以腾飞。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实力的经济,在很多领域甚至可以和美国争锋。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别是电子产业,随之开始向亚洲其他地区转移,造就了“亚洲四小龙”(香港、新加坡、韩国和台湾)。在人力成本优势下, 亚洲逐步成为世界的制造业中心。亚洲已经具备了在钟表业与瑞士一较高下的条件和资本。1967年,在瑞士本土举办的世界钟表大赛上,日本精工集团大获全胜。本届比赛使瑞士人丢尽了面子,由于缺乏竞争意识的保护主义在作怪,比赛评委会没有公布这次比赛的名次,并且竟然决定彻底终止这项已经拥有一百多年历史传统的比赛。 1969年开始,精工的石英电子表投放到世界市场,随后又推出了显示式的电子表。石英手表款式不断推陈出新、价格也不断地下降,瑞士手表疲于招架,市场占有率渐趋萎缩。瑞士虽然此时开始转向石英表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毕竟起步太晚,仍然难敌日本和其他亚洲各国。为了更快地抢夺市场,控制整个行业的产业链,精于算计的精工集团没有对自己的领先技术进行垄断,而是开放其专利的使用权。由此一来,就有了更多的石英表的技术追随者,精工集团的很多技术后来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制表行业标准。看来埃隆·马斯克一定是向日本人学到了这一招。2014年,特斯拉汽车公司高调宣布向世界免费开放专利,意图扩大电动汽车在整个汽车领域的影响力,让其他企业共同推动特斯拉的电池管理系统和充电方式的发展。“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其背后隐藏的是巨大的商业利益。人们厌烦了每天要给机械表上发条,石英表开始成为钟表业的主流,其中高质量的日本石英表成为市场上的新宠。 1973 年和1978年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使全世界陷入经济衰退。由于美元兑瑞士法郎大跌,导致瑞士经济出口承压。加之美元汇率一路下跌,金属包括黄金价格上涨使机械手表生产材料成本增加。瑞士数以千计的小钟表厂开始停业或倒闭。国外资金对瑞士钟表企业虎视眈眈,伺机收买并购。这对于瑞士的打击几乎是灾难性的,导致了长达15年的低谷。1970年,瑞士还有1600家钟表厂,9万名工人。到了1984年,已经缩减至632家公司和3万名工人。瑞士三分之二的钟表工业岗位消失,超过一半的钟表制造公司不幸破产,大量的瑞士品牌破产和消亡,瑞士钟表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由43%下降到了不足15%。在1968年,拉绍德封还有超过11000人从事钟表业。1975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仅仅7000人的水平。1980年,日本成为第一钟表生产大国。到了1982年,瑞士甚至被中国香港超越,跌落到了世界第三位。世界钟表市场不再是瑞士的独角戏,瑞士钟表好景不再。瑞士钟表业由于安于现状,缺乏魄力和冒险精神,畏首畏尾,没有顺应市场潮流,结果在竞争中败下阵来。瑞士钟表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钟表发条可以储存能量,再把能量慢慢地释放出来。这种特性也深深植根在瑞士的民族性格之中,即使面对严峻的危机和激烈的竞争,也怀有对自身文化传统执着和坚守的信心。这正是推动瑞士钟表持续向前的发展动力。瑞士尽一切可能来挽救钟表业。 该文章转载自瑞士资讯,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Sooswiss为您提供 瑞士方向私人管家式的定制服务: 1)家族传承 2)财富管理 3)瑞士投资 4)居留计划 5)税务优化 6)家族治理 更多资讯请登录网站 www.sooswi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