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资讯动态banner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动态 > 瑞士传承 > 瑞士钟表(系列四) 瑞士钟表的第二次危机

瑞士艺术文化

瑞士品质

瑞士传承

瑞士DNA

瑞士旅游

瑞士健康

瑞士教育

瑞士投资

瑞士传承

瑞士钟表(系列四) 瑞士钟表的第二次危机

发布时间:2020-07-23

瑞士钟表(系列四) 

瑞士钟表的第二次危机




       这一次危机与瑞士上一次所遇到的危机不同,这一次危机更加剧烈,给瑞士人留下的教训更加深刻,同时,这一次危机也更加为世人所熟知 -- 瑞士机械手表遭遇亚洲石英电子手表的挑战。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参战各国竭尽全力地拼命研制新式武器,战后这些军事技术很多转为民用,钟表技术同样获益匪浅。瑞士虽然没有参加世界大战,但是经过数百年技术和经验的积淀,瑞士在钟表制造技术上还是领先于其他各国。1955年,瑞士人用电磁摆轮代替机械发条,首先研制成功了摆轮式电子手表。而第一只石英电子表也是于1967年诞生在瑞士纳沙泰尔州。石英表的原理是在石英晶体上通入电流,使其发生晶体振动,然后把振动传递到马达来驱动指针。石英晶振的精确性大大超过了弹簧发条,而且石英表具有良好抗震性的同时,也不容易受到温度等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


       遗憾的是,瑞士人虽然发明了石英手表,却没能继续开发这项技术、没有成为这项技术的市场领路人。瑞士钟表企业仍沉醉于当时辉煌业绩,低估了石英科技对钟表业产生的影响,没有预见到石英电子这一新科技的发展前景,认为石英手表虽然不用再手动上弦了,但更换电池也是比较麻烦的--他们没有想到七十年代纽扣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他们也没有预料到,各类家用电器和电脑的普及触发人们对电子科技的关注。此外,钟表公司还担心生产石英表会挤占机械表的市场,影响到公司利润。而且,瑞士人从感情上也割舍不下数百年辛勤积累的制造机械表的技术优势。所以瑞士钟表公司没有果断地对石英表投入研发并将之推向市场,而是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物力,试图一再提高传统机械表的精确度。




       在这里,我们要对瑞士的制表匠人表示敬意,他们日夜辛劳,创造出几近完美的机械结构,使得机械表走时每天只有数秒误差。但石英手表可以轻松达到一年之内误差仅数秒,而且价格也比机械手表低得多,几乎想要多低就有多低。在过度追求手表精确度的过程中,瑞士钟表业很快又陷入了新的困境,因为机械表在精度已近极限的情况下,其本身的耐用性变得脆弱,加之高企的制造成本和不稳定的质量,这种机械表实际上难以实现商业化量产。瑞士钟表企业对待石英电子表的消极态度和一系列错误判断几乎毁掉了四百年的瑞士钟表业。与瑞士的消极态度相反,当时钟表制造的蕞尔小国日本却对石英电子技术投入了极大的热忱,将石英电子技术迅速地产业化。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学习精神,他们的确是优秀的学生。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凭借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成功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居然是德国人发明的。德国汽车公司却犯下了当年瑞士人所犯的同样的错误,顽固地绞尽脑汁开发柴油发动机,欲与日本的混合动力汽车抗衡。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更是舍本求末,甚至不惜弄虚作假,结果“排放门”丑闻缠身,如今还在为当年的错误买单。


       二战结束后,欧洲和美国的制造业和电子产业开始向亚洲国家,主要是日本转移。日本经济和工业得以腾飞。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实力的经济,在很多领域甚至可以和美国争锋。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别是电子产业,随之开始向亚洲其他地区转移,造就了“亚洲四小龙”(香港、新加坡、韩国和台湾)。在人力成本优势下, 亚洲逐步成为世界的制造业中心。亚洲已经具备了在钟表业与瑞士一较高下的条件和资本。1967年,在瑞士本土举办的世界钟表大赛上,日本精工集团大获全胜。本届比赛使瑞士人丢尽了面子,由于缺乏竞争意识的保护主义在作怪,比赛评委会没有公布这次比赛的名次,并且竟然决定彻底终止这项已经拥有一百多年历史传统的比赛。


       1969年开始,精工的石英电子表投放到世界市场,随后又推出了显示式的电子表。石英手表款式不断推陈出新、价格也不断地下降,瑞士手表疲于招架,市场占有率渐趋萎缩。瑞士虽然此时开始转向石英表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毕竟起步太晚,仍然难敌日本和其他亚洲各国。为了更快地抢夺市场,控制整个行业的产业链,精于算计的精工集团没有对自己的领先技术进行垄断,而是开放其专利的使用权。由此一来,就有了更多的石英表的技术追随者,精工集团的很多技术后来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制表行业标准。看来埃隆·马斯克一定是向日本人学到了这一招。2014年,特斯拉汽车公司高调宣布向世界免费开放专利,意图扩大电动汽车在整个汽车领域的影响力,让其他企业共同推动特斯拉的电池管理系统和充电方式的发展。“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其背后隐藏的是巨大的商业利益。人们厌烦了每天要给机械表上发条,石英表开始成为钟表业的主流,其中高质量的日本石英表成为市场上的新宠。


       1973 年和1978年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使全世界陷入经济衰退。由于美元兑瑞士法郎大跌,导致瑞士经济出口承压。加之美元汇率一路下跌,金属包括黄金价格上涨使机械手表生产材料成本增加。瑞士数以千计的小钟表厂开始停业或倒闭。国外资金对瑞士钟表企业虎视眈眈,伺机收买并购。这对于瑞士的打击几乎是灾难性的,导致了长达15年的低谷。1970年,瑞士还有1600家钟表厂,9万名工人。到了1984年,已经缩减至632家公司和3万名工人。瑞士三分之二的钟表工业岗位消失,超过一半的钟表制造公司不幸破产,大量的瑞士品牌破产和消亡,瑞士钟表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由43%下降到了不足15%。在1968年,拉绍德封还有超过11000人从事钟表业。1975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仅仅7000人的水平。1980年,日本成为第一钟表生产大国。到了1982年,瑞士甚至被中国香港超越,跌落到了世界第三位。世界钟表市场不再是瑞士的独角戏,瑞士钟表好景不再。瑞士钟表业由于安于现状,缺乏魄力和冒险精神,畏首畏尾,没有顺应市场潮流,结果在竞争中败下阵来。瑞士钟表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钟表发条可以储存能量,再把能量慢慢地释放出来。这种特性也深深植根在瑞士的民族性格之中,即使面对严峻的危机和激烈的竞争,也怀有对自身文化传统执着和坚守的信心。这正是推动瑞士钟表持续向前的发展动力。瑞士尽一切可能来挽救钟表业。




       该文章转载自瑞士资讯,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Sooswiss为您提供

瑞士方向私人管家式的定制服务:


1)家族传承 2)财富管理 3)瑞士投资  

4)居留计划 5)税务优化 6)家族治理


更多资讯请登录网站 www.sooswiss.com